查看: 26448|回复: 64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探讨小说语言表达技法和文风的定位

主题内容概览

带格式的完整版请点击阅读全文

这里是文章概览,浏览图文并茂的全文请点击→[阅读全文]

---------------------------------------------------
今天只谈文学。

话说LZ通过几个月的观察,发现文区很多笔友的语言表达和行文风格都有些类似,那种感觉就像在读一本汉译的日本轻小说。

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这点没有。

有一阵子,我也想尽力把文风往这个方向上靠,可是自己读着就很不习惯。所以近些日子以来,我都是挑中国作者的原著看,而很少再读外国小说的汉译本。

但我特别苦恼的是,每 ..

这里是文章概览,浏览图文并茂的全文请点击→[阅读全文]

622

主题

661

存在感

163

活跃日
喵~离线 see...
 9 

SOS团之无敌水王!

50楼
发表于 2010/02/12 | 编辑
刚刚看完伍迪阿伦的《午夜巴塞罗那》,觉得有些收获

首先,写作的第一受众是作者自己,也就是说要写出确确实实符合自然心意的作品才算是作者的成功,无论是言辞激烈还是主题晦涩,都可以拿来定义文风。文学是一门文艺的学问,文艺是自己的学问。文风是自己的。

其次,写作的受众也是除开作者的外人,作者要用合理的语言表达去叙述自己的所感,这里就需要技法,也就是说写作技法最大的用处是让读者能够读懂你的文章,这里日系轻小说做的挺到位,但是这种体裁很明显又遏制了文风的成熟

最后,《午夜巴塞罗那》是个好电影,胡安·安东尼奥你是个伟大的艺术家,斯嘉丽·约翰逊NICE BOAT!

12

主题

99

存在感

55

活跃日
 4 

SOS团一星级★

51楼
发表于 2010/02/12 | 编辑
引用第50楼亚瑟王冠2010-02-12 10:19发表的“”:
这里就需要技法,也就是说写作技法最大的用处是让读者能够读懂你的文章,这里日系轻小说做的挺到位,但是这种体裁很明显又遏制了文风的成熟
.......


如果技法的作用单纯是为了让读者读懂作品,那现代主义里尤利西斯等一系列意识流著作就没有意义了,阅读是个人体验,作者要传达的东西有多少是能被读者共通理解的呢?
轻小说(或者扩大一点,大部分流行小说)做的就是以想象力和情节抓住读者,写作技巧什么的是其次(如果你认为埋点伏笔就是技巧那当我没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国内的网络小说(对不起,它们配不上网络文学这个名字)完全是同质的

89

主题

529

存在感

86

活跃日
帅哥离线 人类?一群没毛猴子!
 5 

SOS团二星级★★

52楼
发表于 2010/02/12 | 编辑
想什么写什么,想多长写多长,我不拘泥于长度,也不拘泥于内容

各种短评居多,小说写不来

82

主题

560

存在感

626

活跃日
喵~离线 Always ANGRRRRRRY!!!
 9 

SOS团之无敌水王!

53楼
发表于 2010/02/12 | 编辑
所谓个人审美就是个人生活在审美活动中的升华,是人的自我实现,其也必然与个人社会经历有关,然而个人审美的价值与个人社会经历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

子尤的审美个性是子尤的,不是其同社会,同年龄层的人所共有的,反之同年龄层其他人的审美个性并不是子尤的,他人的审美个性也;纳博科夫的文学是纳博科夫的,不是其同时代,同遭遇的人所共有的,反之,同时代的其他文学并不属于纳博科夫。并非说只有拥有戏剧性人生的人才能拥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审美个性,个人审美基于个人生活的点滴,是个体对身边的一切事物的思考与情感投射的升华,是不可复制的私密性超验。现在的普遍的问题并非无法言说,而是言之无物,大多给人的感觉是“真空感”,过分矫饰,精于辞藻的雕琢至滥情,脱离了生活,文学的现实层面及审美个性丧失,成了“华丽的棺桶”。

文学以现实生存为基础,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的创造,无论作者如何得富有才气,多么得特立独行,其都是现实生存的产物,受现实生活的制约。文字游戏与文学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是空中楼阁,后者必须是脚踏实地,脱离了社会的写作,其结果必然只是单纯的自娱自乐,沦为无审美价值的文字游戏。而书本作为文化与知识的载体,是现实社会的一种侧面反映,同时也是一种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社会生活与参与提供了作为审美独立性基础的普遍性,是培养审美及写作的必要存在。

“文学是生活这片荒芜大地上盛开的鲜花。”

然而基于现状,这句话不得不变成

“‘文学’是由棺材中伸出的手为自己所折叠的纸花。”

12

主题

99

存在感

55

活跃日
 4 

SOS团一星级★

54楼
发表于 2010/02/12 | 编辑
引用第53楼SchwarzNacht2010-02-12 10:56发表的“”:
所谓个人审美就是个人生活在审美活动中的升华,是人的自我实现,其也必然与个人社会经历有关,然而个人审美的价值与个人社会经历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

子尤的审美个性是子尤的,不是其同社会,同年龄层的人所共有的,反之同年龄层其他人的审美个性并不是子尤的,他人的审美个性也;纳博科夫的文学是纳博科夫的,不是其同时代,同遭遇的人所共有的,反之,同时代的其他文学并不属于纳博科夫。并非说只有拥有戏剧性人生的人才能拥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审美个性,个人审美基于个人生活的点滴,是个体对身边的一切事物的思考与情感投射的升华,是不可复制的私密性超验。现在的普遍的问题并非无法言说,而是言之无物,大多给人的感觉是“真空感”,过分矫饰,精于辞藻的雕琢至滥情,脱离了生活,文学的现实层面及审美个性丧失,成了“华丽的棺桶”。

文学以现实生存为基础,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的创造,无论作者如何得富有才气,多么得特立独行,其都是现实生存的产物,受现实生活的制约。文字游戏与文学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是空中楼阁,后者必须是脚踏实地,脱离了社会的写作,其结果必然只是单纯的自娱自乐,沦为无审美价值的文字游戏。而书本作为文化与知识的载体,是现实社会的一种侧面反映,同时也是一种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社会生活与参与提供了作为审美独立性基础的普遍性,是培养审美及写作的必要存在。
.......


跑到审美价值上了,是不是有点远了

82

主题

560

存在感

626

活跃日
喵~离线 Always ANGRRRRRRY!!!
 9 

SOS团之无敌水王!

55楼
发表于 2010/02/12 | 编辑
没有审美哪儿来的文学?当然,你要说码字的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12

主题

99

存在感

55

活跃日
 4 

SOS团一星级★

56楼
发表于 2010/02/12 | 编辑
引用第55楼SchwarzNacht2010-02-12 12:28发表的“”:
没有审美哪儿来的文学?当然,你要说码字的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还没扯到文学这大框架吧,还只是小说技巧这种具体些的东西

82

主题

560

存在感

626

活跃日
喵~离线 Always ANGRRRRRRY!!!
 9 

SOS团之无敌水王!

57楼
发表于 2010/02/12 | 编辑
我说的都是基本中的基本,离大框架还远。楼主不是说只谈文学么?我可不喜欢跑题(笑

4

主题

11

存在感

0

活跃日

禁止发言

58楼
发表于 2010/02/12 | 编辑
No permission to view this article

89

主题

611

存在感

118

活跃日
喵~离线 「零崎一賊·虚数ノ贄」
 5 

SOS团二星级★★

59楼
发表于 2010/02/12 | 编辑
笑一下LS的几位。
小说的确是文学的一部分,所以文学的基础和共通性小说怎么也逃不掉。不在基础上说话,怎么具体也是无理的。
但是现在基础都没有的人就来谈文学二字的又太多了,写网络小说里的就能一抓一大把呐。

诚然作品是基础作者独特的个人审美观之上的。但也不要忘记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概念。社会是在变动的,然而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在重复。《围城》的世界某种意义上不属于我们,但是《围城》的意义仍然属于我们。这若不是切身经历了社会,投入了社会,用其自己独特的角度去洞察,是无法完成的。
人是无法脱离社会的,然而钱钟书的文学也是不属于李劼人的。一方面是社会经历不同(本来就是不同时代的人)一方面是因为作为人的独特性。若想要举个同时代的例子,最直接了,钱钟书和杨绛吧。就算是情投意合的夫妇,他们各自不同的社会经历和作为人的独特性也对其各自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影响,当时他们两人的作品的共通性却是来自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本身的。
再多论这个独特性会扯太远,就此打住。但是个人审美价值是不可能和社会经历没有直接的联系的。S君乃这句和下面的“脱离了社会的写作,其结果必然只是单纯的自娱自乐,沦为无审美价值的文字游戏”已经是矛盾了哟。
若某再举个例子的话,用青少年的成长最适合不过了。算从13岁开始到18岁成年,这5年的青春期会经历初中和高中,人也在走向成熟。在这段时期内的经历是最可能影响乃一生的,(13岁左右是性格形成期无误)然而在这几年内随着乃的社会经历和在个人生活上的思考,乃的审美观也会不断变化和成长。这5年画地为牢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的生活,和把自己打开去接触外界的生活,会是怎样截然不同的结果,某想这不需要某明说。

顺便回51L的:轻小说也不少商业化的成分,所以对象是读者。所以才说轻小说的侧重点应当是娱乐式的剧情。但是要怎么写好这个剧情,技巧也是很重要的。然而若出发点和对象是作者自己,并且成功地让读者找到了共鸣,这才到了文学的程度。
写轻小说的作者也有不少后来去挑战了“重小说”的,仰望半月的天空的作者应该是一个例子吧。

说点题外话……话说某还不知道要怎么称呼S君?

关于我们|无图版|SOSG WIKI

Copyright © 2006-2024 SosG.Net
Total 0.058759(s) query 8, Gzip enabled,  沪ICP备0700664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