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动漫社团 -> 三次元影视基地 -> [影评]《图雅的婚事》影评:即使流泪,也是幸福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红茶党党魁 2009-10-26 11:35
看完这部金熊奖的新晋影片,“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担心顿时落地,从始至终,被它迸射的质朴力量深深打动。
  
  和所有优秀的现代艺术电影一样,影片的剧情依然是简单的:因为挖井致残的丈夫巴特尔,图雅在干旱的牧场上艰难地独自支撑着一个四口之家。在一次意外的受伤后,在大姑子的劝说、丈夫的理解和严酷生活的压力下,同意与丈夫离婚,但难以割舍与巴特尔间日久弥深爱已至亲的情感,提出必须“嫁夫养夫”。在一次次的相亲和感情遭遇后,最终和懦弱但善良真挚的邻居森格举行了婚礼……
  
  但也有不同之处。正像影片导演王全安所言,“艺术片有其自身的瓶颈,我在拍第二部影片《惊蛰》的时候领悟到,虽然电影也要尊重个人的表述,但更要尊重电影本身,因为电影拍出来是给人看的。所以这次就拍了一个相对好看的电影,注重叙述和戏剧性。”在沉重生活中挣扎的图雅,因为那次受伤,被逼到了绝路:“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这样过”,必须做出改变。这也使影片峰回路转,脱离了纯粹原生态纪录所难以消弭的沉闷,把图雅的命运引向让人牵挂的未知。之后相亲的过程更是充满了波折:一拨拨骑马、骑摩托的相亲团,老同学宝力尔,又一个几乎马到功成终究功亏一篑的相亲团,再到“终抱美人归”的森格。构思精巧的戏剧性情节,一次次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次次的“曲径通幽”,充分演绎着一句我们美妙的古成语---“一波三折”,在平淡朴实间攥紧观者的心,随图雅多畿的命运一起摇摆沉浮、微笑流泪。
  
  但这又与胡编乱造的“好莱坞”戏剧性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条条情节线,一个个情节点,无不在观者的生活经验和日常逻辑之内。虽然不能亲历,但看看我们的农村、乡镇,看看城里的底层市民、民工,看看媒体上连篇累牍的矿难,我们完全相信,那是和我们同在一个星球、同在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族群的另一种真实。如同北京电影学院的章明老师所言,“唯有真实才能使别人相信并且受到感染”(《论电影导演构思》)。这种真实,是它能成为优秀的基石,是它能打动人心的力量之源。
  
  起伏流畅、引人入胜的叙事外壳下,王全安也在尝试着丰富、深刻的意念表达。
  
  图雅在对丈夫的深情和现实逼迫的“背叛”间挣扎,巴特尔在对图雅的爱和男人的自尊间挣扎,森格在自卑和勇气间挣扎,宝力尔在真情和利益间挣扎,四个主要人物都充满着生活和人性的矛盾。这有什么不妥吗?生活本来如此,人性本来如此。
  
  在回答为什么要把故事背景设在内蒙时,王全安这样解释,“‘嫁夫养夫’的故事并不罕见,但我不想再去反思或装深沉,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在汉族的家庭里,一定是个挺郁闷的电影,充满了挣扎、沉痛,少数民族地区不会有那么多禁忌,我可以借蒙古族的胆儿让我奔放一下。”但即使是在内蒙古,即使是借了“蒙古族的胆儿”,图雅依然不得不一次次地换上艳装,一次次地举杯敬酒,一次次地在“面子”面前眼神暗淡。人之初的美好情感,真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挣脱所谓伦理、道德的羁绊。
  
  宝力尔在酒醉后“现在外面的人情实在是太冷了”的哭诉,是催人泪下的。敦厚温暖的过去,唯利冰冷的现在。张楚在他多年前的一首老歌《姐姐》里撕心裂肺地唱着:“姐姐,我要回家……”但置身滔滔滚滚的时间之流,置面坚硬如铁的生存规则,我们真地回不去了。我们该走向何方?
  
  和《三峡好人》(以下简称《三》)中的三峡一样,内蒙古草原的空间选择,对影片的“质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难想象如果把同样的故事,放在拥挤喧嚣的城市,或者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互相往来的乡村,它还会如此通体弥漫着震撼人心的诗意美感和诗意忧伤。草原很大,每个人眼里都有自己的草原。在这里的,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典草原,而是黄沙漫天、贫瘠干渴的现代牧场,除了真实地记录和还原内蒙牧民的当下生存状况,也以它的雄浑苍凉、冷峻严酷,反衬着人类向死而生的高贵力量。
  
  悉数影片的主要空间场景,土屋,草原,福利院,公路,宾馆房间,车内,井下,蒙古包……有内有外,开合有致,不仅全面地展示着图雅们的真实生活空间,也有效地消除了观者的视觉疲劳,进一步增强了影片潜在的亲和力。
  
  影片剧作的优秀之处,除了上文提到的剧情设置,人物的语言也是一个关键的元素。没有“贺岁片”式刻意矫情的幽默,没有故作深沉天书般的禅语,朴实自然的方言对白,以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逼近艺术真实的第四维空间”、“张扬角色性格的得力工具”、“渲染喜剧气氛的有效途径”(《当代电影》总第137期;史博公,朱敏---《方言:电影创作的活水源头》)。
  
  关于表演。余男依然和她之前主演的几部影片一样,以她那张不算漂亮、但富于生命力的脸,以她惊人的人物塑造能力,几近完美地演绎出了一个真诚、善良、倔强又脆弱的蒙古女人形象。巴特尔也是一个亮点。从近日王全安作客《杨澜访谈录》的访谈中得知,这一角色是由一个原名即为此的普通蒙古族残疾人扮演。不论其它,单单那张写满了沧桑、隐忍和对生活深深无奈的脸,就和《三》中的韩三明一样,让人动容,让人心悸。
  
  也有不足。部分非职业演员的状态不够自然,有念台词的痕迹。这和《三》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看来王全安对演员的驾驭和指导能力,比起贾樟柯来还是要稍逊一筹。
  
  关于摄影。在分镜头的景别上,影片大量使用的远景、大全景镜头,熨贴地将人物置于环境之中,使人回归为自然之子,人与自然水乳交融,意境隽永。在画面的构图上,在表现人物牧场生活的大量场景中,有两类代表性的构图方式是值得玩味的。以辽阔的草原地平线为分界线,一类是“中分”,地平线几乎在画面的正中。这本是构图上的禁忌,容易造成画面的呆板,但这里恰好反其道而行之。下半部分用于展现人物的活动,用于叙事;上半部分是隐约的群山和群山之上或阴或晴的天空,用于表意。人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在亘古沉默的群山青天之下,群山青天亘古沉默地注视着人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一种构图,两下相宜,也算是一次成功的“颠覆”吧。另一类是普通的“三分”,地平线在画面的下三分之一处。这自然是经典的写意构图了。在摄像机的运动方面,多摇和固定镜头,穿插有少量的升降,少移和跟,这有效地营造了影片舒缓的节奏,也是影片题材和风格的内在要求。
  
  声音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人物语言,现场音响同样极为精彩。不仅音响丰富,而且采集逼真,让人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而在“讲述蒙古人自己的故事”中选取朴素的马头琴声作为“无声源音乐”,自然“名正言顺”、自然如初。“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马头琴声呜咽,声声心碎。
  
  将本片与前文多次提到的《三》作一较为系统的比较,应该是有趣的。先看导演。贾樟柯,1970年生,山西汾阳人,1993--1997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1995年大三时开始电影编导生涯,在多部实验短片后,凭借1997年的首部剧情长片《小武》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被法国《电影手册》评论为“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个人被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称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2006年凭《三峡好人》夺得意大利威尼斯金狮奖,奠定自己在国际影界的大师地位,从而达到个人电影事业的第一个巅峰。王全安,1965年生,陕西延安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在分配到西影厂9年的沉寂和磨砺后,2000年拍出自编自导的首部影片---《月蚀》,初现峥嵘。2007年凭《图雅的婚事》获得德国柏林金熊奖,一举天下知。
  
  对于文化之都---北京而言同样的“外省人”身份;同样的北京电影学院求学经历;从边缘到顶峰,一个10年,一个16年,同样的艰辛;同样执著于小众的艺术电影;同样的近乎完美的“个人奋斗”的榜样……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但差别也是明显的,这从两个人的这两部代表作品中可窥一斑。
  
  相对而言,在《三》中,在导演及电影风格上,贾樟柯更偏重于客观冷静的生活形态纪录,不干预,少设计,只是一双冷眼一颗热心地“静观默察”。而在《图》中,在王全安一贯的电影理念中,则偏好将平实的现实题材以强烈的戏剧方式进行表达。
  
  在影片的深层意蕴方面,《三》更具形而上的特征和意味。关于寻找,关于故乡,关于过去,关于自由,关于体制(参见本博拙文《江水静静流淌---<三峡好人>观影随笔》),甚至关于生存,关于生命,关于价值,关于意义……宏大,哲理。这是否和他少年时代广泛阅读的尼采们有关?而《图》与之相比,则“人间烟火”了不少。外表粗糙心灵美丽的女性,矛盾的人性,伦理,道德,人在现代与传统间的困惑和撕扯……这是否也和他为了取悦女性而涉足电影的单纯初衷有关?
  
  收住撒野的马蹄,回到行文的主线,还是说这部影片。夜已经深了,风已经凉了,虽然脑海依然白浪滔天,但明天还有那么多的“生活”在等着,该结尾了。
  
  依然如许多艺术电影中的杰作一般,影片的最后是开放式的结尾:面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图雅在流泪。尽管孩子们的童言无忌,预示着将来的生活不会风平浪静、一帆风顺,但图雅、巴特尔、森格们,如果能继续坚守着那一颗颗纯洁善良的赤子之心,即使流泪,也是幸福。


查看完整版本: [-- [影评]《图雅的婚事》影评:即使流泪,也是幸福 --]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