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204|回复: 32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转贴]直死魔眼中的虚无世界,《空之境界》全解析3

21

主题

54

存在感

5

活跃日
 3 

SOS团新手

发帖: 355
SOS币: 2501
注册: 2009-02-02
访问: 2010-08-03

楼主
发表于 2009/03/29 | 编辑

猜你喜欢: 直死之魔眼眼中的世界


直死魔眼中的虚无世界,《空之境界》全解析3

·杀人冲动与崩溃

  每个人自身对他人的情感容量是有限的,不管是恋爱或是憎恨,当那份情感超过自己的容量时,超过的部分就会转变成痛苦,这样一来就无法忍受那个人的存在。那么就只能用某种办法将其消除。可以选择离开或者忘记,而那个方法达到极端时就是杀人。杀人这个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失去道德的同时,取得虚伪的正当性。

  第二章《杀人考察(前)》作为《空之境界》全小说的时间轴起始之章包含着两仪式这名角色的诸多诠释,但我认为若读者不能结合这些内容来整理出她对黑桐干也的杀人冲动以及崩坏的原因等问题,看到最后还是依然无法理解两仪式这名中心人物的。

  式对黑桐干也起杀人冲动的原因有很多,甚至根据章节的不同而产生微妙的变化,但其最根本单纯的原因只有一个 —— 为了扼杀织的上浮。式多年来为了能活在社会常识里,一直都不断的在心里一遍遍的杀死织,所以对于织来说他所体验过的情感只有杀人,也只会杀人。因此织应该是永远沉睡,不能支配肉体的里人格,他所承担两仪式的破坏冲动杀人情感一旦获得肉体使用主导权,就会成为“社会存在不适合者”的杀人魔,所以对于式来说,凡是任何能造成织浮上表面的因素,都要无条件的将其抹除 —— 其因素正是黑桐干也。对于式来说,他的存在太过耀眼。从小就开始拒绝他人、否定他人的两仪式,在扼杀织这一人格的基础上,勉强只能融入常识中,但在与黑桐接触的过程中她开始无法阻止自己的崩溃。

  一直沉睡的织,他所做的梦是希望两仪式能在阳光下像常人那样幸福的生活。

  黑桐干也的出现让两仪式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从黑桐的身上,式看到了她一直得不到的温暖,那种能与他人相处,相信他人,接受他人,依赖他人的温暖,认为自己也能像常人那样幸福的生活。但那种幻觉是致命的,两仪式的确融入了常识之中,单这并不代表她活在常识中,与黑桐接触的时间越久,就越发让她意识到自己体内还饲养着织这一杀人鬼,就越发察觉自己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脱离常识的异常者。所以只要与黑桐在一起,就会使自己变的不安定,就会否定织存在的事实,连伪装自己融入常识这件事情也开始变的做不到。

  既是加害者也是被害者的两仪式,比任何人都理解杀人的悲哀,因此黑桐干也相信那个没有受伤的式以及满身伤口的织,不会去杀人。

  杀了黑桐干也就不会如此矛盾痛苦,就能回到以前那个孤立的两仪式,但相对若杀掉黑桐这一梦的形体,那么织连梦都没办法做了 —— 于是答案非常简单,既然没有办法除掉黑桐,就只能让自己逃避消失。

  于是要杀掉黑桐 —— 于是杀不了黑桐 —— 于是她/他崩溃。

  ·直死之魔眼

  在TYPEMOON的世界观中,“直死之魔眼”是最为被大众所熟知的设定。虽然出现这一东西的起源是《空之境界》的主角两仪式,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第一个会想到的应该是《月姬》中的主角远野志贵才对 —— 毕竟这是型月的成名作。

  在欧洲的塞尔特神话中,有一支被称为“Fomorians”族的巨人,传说他们拥有在张开眼睛的瞬间就杀死对方的眼睛,其称之为“魔眼Balor”。这就是“直死之魔眼”的神话原型。

  原作《月姬》中苍崎橙子的妹妹 —— 现世三大魔法师之一的苍崎青子对“直死之魔眼”的阐述我认为比《空之境界》中的阐述更为简单明晰:世间万物只要存在,就会有容易坏掉的地方,而“直死之魔眼”所看到的,就是万物的破绽,换句话说就是万物损坏的“未来”。所以说的悬乎点,“直死之魔眼”所看到的就是“万物未来的死之末路”。

  在读这篇文章的你想必已经看过四章《伽蓝之洞》了,两仪式的起源是虚无 —— 什么是虚无?那是一个连时间都不该存在的死之世界,而两仪式却徘徊存在于其中,这意味着什么?昏迷的两年间她一直都接触着死,最后演变成理解死,达到犹太教中Kethe境界深处(代表神的本性),于是醒来之后获得“直死之魔眼”。所以说两仪式天生就拥有“直死之魔眼”这一说法根本就是错误的,虽然她从小就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东西(灵体)”,但最终也是在理解死的基础上,才获得“直死之魔眼”。就这点来说,《月姬》里曾经一度贯穿胸口死去的远野志贵,也是在“死了以后”才获得“直死之魔眼”的。所以两部作品里关于这点设定,奈须的逻辑性相当严密,丝毫找不到破绽与矛盾。

  两年来昏睡的两仪式一直在接触,理解着死,所以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死的孤单,死的毫无价值,黑暗,毛骨悚然 —— 死比全世界所有的东西来的都要可怕。


·虚无

  虚无 —— 这可以说是几乎贯穿整部《空之境界》小说的一个单词,自车祸醒来至小说结束,可以说期间发生的种种都是两仪式填补其心中“伽蓝之洞”的素材,所以换句话说《空之境界》这部作品讲述的其实就是一名叫两仪式的少女在不断变化的过程而已。

  “伽蓝之洞”的这份虚无感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让两仪式找不到活着的实感,首先体现她这一点的就是其生活的房间 —— 只有床、冰箱、电话、四件夹克以及放和服的衣橱,除了这些必须的生活家具外,没有电视机收音机,连茶几,看完随处乱仍的杂志都没有,异常的缺乏生活感。而沉睡的这两年时间对两仪式来说根本没有意义,那段空白断绝了她与过去的连接,造就了“伽蓝之洞”的这份空虚。理论上说车祸发生的一瞬间是织支配肉体并代替式死去,被留下的式造就了肉体停止成长的“死去般活着”的昏睡状态,但醒来后的式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失去织的两仪式已经不完全,因此只剩一个人格的式作为新的人格在两仪式肉体内复苏,所以过去的记忆对于获得崭新人格两仪式来说,仿佛就像他人在看电影般十分陌生 —— 以上种种就是从第一章开始一直所阐述的“我没有活着的实感”的真正原因,惟有靠苏醒的现在开始不断累积新的生活经验,才能弥补这份虚无。

  从六章《忘却录音》开始,两仪式才开始意识到这份空虚正在被时间所慢慢填补。当年织的死连同属于织的那部分记忆一同被带走,这对于苏醒的两仪式来说是最大的疑问,直到发生“伪神之书”事件后,她终于明白织之所以不让式想起过去的事情,是怕会影响重新醒来的式再次受到过去的影响,从而会改变一直活到现在的心,所以才让真正重要的记忆永远沉眠。

  ·三颗棋子

  为你准备的棋子有三颗。

  依存死亡,浮游于世的二重身体者。

  接触死亡,为之欢愉的存在不适合者。

  逃避死亡,领悟真我的起源觉醒者。

  若你看完二章《杀人考察(前)》,开始放片尾曲就草草将播放器关闭的话,那么你将错过最后一段中田让治的首次配音秀,这三颗旗子是荒耶宗莲为了避免抑止力的发动,借由他人之手设计获得两仪式身体的祭品。三个人与两仪式同样通过死来获得活着的实感,却实际存在微妙的差异。

  巫条雾绘身染不知何时将会死去重病,故为“依存死亡”;遇见荒耶并被赋予第二个身体后漂浮与楼顶,故为“浮游于世的二重身体者”。两者区别在于巫条雾绘为一个人格驱使两个肉体,而两仪式为两个人格寄宿于一个肉体。

  浅上藤乃用超能力杀人,故为“接触死亡”;通过杀戮这种终极的行为获得快乐,故为“为之欢愉的存在不适合者”。两者区别在于浅上藤乃通过杀人时的愉悦获得自身痛觉上的共鸣,获得活着的实感,而两仪式通过接触死亡相互残杀来获得活着的实感。

  白纯里渚以起源觉醒的借口而无视自身的犯罪,故为“逃避死亡”,在起源觉醒后依然凭自己的意志杀人,故为“领悟真我的起源觉醒者”。两者区别在于白纯里渚不断在逃避杀人所犯下的罪,而两仪式深刻明白死的含义不会随便杀人。

  所以通过最后的白纯里渚事件,让两仪式重新回想起他祖父的遗言 —— “人一辈子只能杀一个人”,并理解杀人这个行为的特殊性与意义后,认识到黑桐干也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到此时为止她的伽蓝之洞得以补完,一生克制了杀人冲动

70

主题

78

存在感

9

活跃日
 3 

SOS团新手

1楼
发表于 2009/03/29 | 编辑
啊,怎么没有2呢?

在一里面啊。。
你要说明下哦~~~1和2在一起哦~~

0

主题

53

存在感

9

活跃日
 3 

SOS团新手

2楼
发表于 2009/03/29 | 编辑
晕,终于知道两仪式要杀干也了
我小说才看到第五章

110

主题

4227

存在感

522

活跃日
帅哥离线 拙者が負けた
 11 

家中的荣誉团员

3楼
发表于 2009/03/30 | 编辑
一直以为真正的杀人鬼是肉体人格...看来有所误区?

21

主题

54

存在感

5

活跃日
 3 

SOS团新手

4楼
发表于 2009/04/04 | 编辑
其实我觉的看这个很有教育意义!

0

主题

31

存在感

0

活跃日
 1 

参观生

5楼
发表于 2009/04/06 | 编辑
大哥。像个办法啊,都不连续,还有乱麻

77

主题

197

存在感

57

活跃日
 5 

SOS团二星级★★

6楼
发表于 2009/04/06 | 编辑
空境这都多少年了 解析还没出完???

6

主题

40

存在感

3

活跃日
 2 

实习生

7楼
发表于 2009/04/29 | 编辑
同意ls

10

主题

74

存在感

69

活跃日
 3 

SOS团新手

8楼
发表于 2009/04/29 | 编辑


现实的世界只是虚无之中的投影(反过来说也可以).虚无的时间是以现实的投影作为参照的.所以说人们才能在现在接触到虚无.

直视死眼所看到的东西,在月世界的故事中是完全自我矛盾的东西.这句话只是个人理解,如果物无未来,那留下的只是一片虚无而已.不会是碎裂什么的.打个比方,石头有死线,切之,碎掉.但是碎片就是石头的未来,也映射了石头的过去.所以月姬里说的个人觉得比较正确.比较容易坏掉~~~而不是抹杀存在
此帖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SOS币:15(圆桌骑士)

4

主题

38

存在感

0

活跃日
 2 

实习生

9楼
发表于 2009/04/30 | 编辑
太棒了!真是很好的诠释,虽然我看了所有的小说,但这又让我明白了很多

关于我们|无图版|SOSG WIKI

Copyright © 2006-2024 SosG.Net
Total 0.013947(s) query 8, Gzip enabled,  沪ICP备0700664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