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79|回复: 5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去年今日:我不得不爱的夏娜

158

主题

290

存在感

233

活跃日
帅哥离线 一生娜痴
 4 

SOS团一星级★

发帖: 549
SOS币: 32679
注册: 2009-06-10
访问: 2017-12-10

楼主
发表于 2012/08/12 | 编辑
今日,又逢伴有入秋之凉的傍晚,凝望西边天际的碧天红云、娇艳夕阳,忆思心中之事,自是情不自禁。

七年前的深秋,年少苦郁的我得遇炎发灼眼的少女,虽其身影舞动于屏幕,然其灼目之美,却已深深烙印于我的灵魂最深处。自此之后,我便常思夏娜不断,念之为理想女性,立之于梦想之上,誓之为此生最爱。

一年前的今时,我几成丧家之犬,狼狈不堪,抑郁终日,可是第三期播放在即,还是有份激动与幸福,挣扎着对抗满心的低落与苦楚,仿若与夏娜初遇的深秋,而此后,便是长达半年的每个周五的深夜守候……这是一份决不会有结果的爱。爱上了一个从不曾在现实中存在过的女孩子,并把她视为能够救赎自己灵魂的存在,这样的我,是不是太可怜了呢?是不是也沦为现实中失意、转而从幻想世界寻求精神安慰的可怜虫了呢?

二十三年,我终于发现,我远远没有坚强到能够一个人生存,不论在现实中还是精神上,都深深依赖着其他人。我是这样脆弱,以至于没有了夏娜和我现实中的女朋友,我很可能就会精神崩溃、活不下去——孤身一人,而一个人又不愿意接受生活,那么生活就会像是置身炼狱烈焰中那般煎熬。人这一生中最大的敌人,正是自己,人并非手段而是目的,可目的又在何处?对毫无信仰、没有上帝或真主指引路途的我来说,常常想人这一生,既非贪生怕死,就无非是有所眷恋而不舍离去,若是心境中达到佛法中的空,则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讨厌故乡,又久久背井离乡,短短人生中也漂泊到过几个地方,我的人格特点恐怕正在于无根性,缺乏归宿的安心感是我逃离不了的梦魇。当代土耳其大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中称“我的想象力却要求我待在相同的城市,相同的街道,相同的房子,注视相同的景色。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这是令我既羡慕又遥不可及的情怀,伊斯坦布尔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作为千年帝国拜占庭的古老都城,作为强盛一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即使这座城市再破落,文化的积淀、往昔的荣光也足以令人对她心生崇仰与眷恋,并转化为真心的热爱,这是个不朽、会一次次新生的城市。

而我的家乡,一个以盛产煤炭和钢铁著称的东北小工业城市又算得了什么呢?满洲国时期,日本人开发了这里,共和国初期,曾是全国十大直辖市,而随着资源的匮竭,日渐衰落……她的全部历史,几笔就能带过,而地处重山之中的谷地又使得她养育的孩子不逃离这里就永远无法看见更宽广的世界,我儿时曾在山顶上遥望远方,可除了山还是山,为她所造就的性格,只是山野之民特有的勇悍与狭隘。我想城市需要一种地位,这种地位决不单单是人的家,而在于她能够承载历史、文化,并造就给她的孩子们独一无二的性格,这样,忠诚才会存在,否则一个城市以经济繁荣会吸引外人来此淘金,而衰落了,就再也留不住年轻的灵魂了,是这样的城市,制造了一批又一批的精神难民,远逃他乡,而精神却永世难安。

人想要从一处逃离,当然是为了躲避烦恼痛苦之物;审慎对待外人,当然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做的极端了,就会远离生活,开始承受米兰·昆德拉所言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何谓不可承受之重?何又谓不可承受之轻?也许这就是物极必反,比如说生活中最沉重的重负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卸掉所有沉重的负担,人又会怎么样呢?就会发现自己的人生缺乏意义,虚幻到不真实,按此道理,人群之中只有痛苦,但大多数人还是忍不住去往那凑,就不难解释了。生活中的人,就像是扑火的蛾子,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洒脱,人人都在追求重负甚至于自我毁灭。

记得法国哲人让-雅克·卢梭曾在其享誉世界、并决定了现代民主政体的政治哲学巨作《民约论》中说到“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一切人的主人,却比一切人更是奴隶。”从日常生活的逻辑上讲,这是令人相当费解的一段话,但哲学上的深刻就在于使寻常的日常思维感到费解。柏拉图在《国家篇》借其老师苏格拉底说过这番话:“无论在个人方面还是国家方面,极端的自由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什么,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这里我是不讨论政治的,而柏拉图和卢梭的话,或许应该理解为,人类恰恰生存在一种矛盾之中,即是自由的,却不可能充分实现其自由,而越是尽可能地实现自由,就会越是发现自己被奴役着。

自由是什么呢?就是做我想做的事而不受阻止,可生活本身就是不自由的,没有人可以在生活中完全任性,生活,不论一个人有多么位高权重,还是要懂得适应环境、随波逐流,甚至于,往往充当某种外界灌入给自己的意志的奴隶。当卡夫卡的绝望和米歇尔·福柯的癫狂在上世纪闪耀西方之时,我们这个东方社会随着西化式的发展,注定了也要面对这些现代危机。日本文学之昌盛,就在于百多年的西方化,使得日本的作家要比中国的作家更早面对这些问题。

七年来,我一直在追问自己,我对夏娜的爱究竟是因为什么?当我从自己的思想上找到与这部作品的契合点之时,我更加确信,当初爱上,绝不是一种盲目,而恰恰是命中注定。悠二眷恋着御崎市,并拼命想要保护自己的城市,这就像奥尔罕·帕慕克说的那样,御崎市的命运就是悠二的命运,悠二依附着御崎市,并为御崎市所造就;本来孤高冷漠的夏娜,从选择“轻”的生活到“重”的生活,从生活简简单单到烦恼不断却也欢笑不断、安然幸福,这是人的必然选择,因为只要我们活着,就不可能愿意孤独的生活下去,我们渴望他人的体温和体重,相互依偎;在明明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不论是出于自由意志的接受命运,还是拼命寻求其他可能性,夏娜这个女孩子,从作品的开始到结尾,始终代表不屈的人类意志。从缔结契约成为火雾战士到最后为爱和世界而战,夏娜是否自由过?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一切,正是她自己不避任何艰险阻挠、以一己意志做出的选择。

但《夏娜》中的一切都是超现实的,正因为超越了现实,所以不论多么难以想象的事情才能够办得到。这种超现实远非成年人特有的现实逻辑,而是青少年对于生活的美好遐想,这也就决定了作品的深度。不过尽管深度有限,这部关于人的生存的作品,却恰恰符合了现代文学的特征,特别是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所说的,小说必须是人的存在之思。七年前的我,也看了数不清的日本动漫,却从未发现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像《夏娜》这样充满生存哲学的气息,待自己读了更多的书,了解了更多的思想,更是为此欣然。

因此,我之所以会爱上夏娜,是因为绝望和痛苦迫使我必须面对生活最真实和深刻的一面,而我又在最彷徨之时从夏娜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色,夏娜的可爱又正中我内心之中最为柔软的部分,使我不想放弃生活。若是非要定义我这份爱的话,或许就是理念式的爱吧。直到今日,我还是为这个少女而心跳加速,还是会因为她的幸福洋溢而面露微笑,我最喜欢的就是炎发灼眼的少女的耀眼身姿和灿烂笑脸,并且会此生不变。

2012.8.12 晚
此帖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萌度:1(伪宅の联萌)萌度:1(丶樱花飞雪)萌度:1(既定事项)
萌度:1(冬木手札)

5

主题

301

存在感

452

活跃日
帅哥离线 睡觉要一天100小时!
 7 

SOS团四星级★★★★

1楼
发表于 2012/08/13 | 编辑
楼主的真情实意让人感叹哪……

175

主题

854

存在感

289

活跃日
美女离线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10 

SOS团之究级水库!!

2楼
发表于 2012/08/13 | 编辑
愿这份爱长长久久,感天动地(←喂,你够了

23

主题

137

存在感

214

活跃日
 5 

SOS团二星级★★

3楼
发表于 2012/08/13 | 编辑
先留言,有点长,一会再看。  也十分喜欢夏娜的说!

880

主题

3636

存在感

1216

活跃日
喵~离线 转眼飘散如烟
 9 

家中的荣誉团员

4楼
发表于 2012/08/13 | 编辑
0.304347……二十三分之七,随着分子与分母同时前进,夏娜这个名字在我们心中的分量,会越来越大……
貌似ap我的分母要大点儿

23

主题

137

存在感

214

活跃日
 5 

SOS团二星级★★

5楼
发表于 2012/08/15 | 编辑
粗看完了全文,到让我感觉《夏娜》浅了,个人非常喜欢LZ写故乡的段落,再次感到《夏娜》浅了,御琦市果然还是太淡了。有时间再细读。

关于我们|无图版|SOSG WIKI

Copyright © 2006-2024 SosG.Net
Total 0.019856(s) query 8, Gzip enabled,  沪ICP备0700664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