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366|回复: 94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资料]人形类周边基础扫盲

132

主题

579

存在感

273

活跃日
 8 

SOS团五星级★★★★★

发帖: 9995
SOS币: 109223
社团: SOSG卡奴协会
社团: SOSG吐槽大都会
社团: SOSG特别空勤队
社团: SOSG无敌神隐团
社团: SOSG水母团活动中心
注册: 2008-03-01
访问: 2024-02-27

楼主
发表于 2009/01/30 | 编辑

猜你喜欢: 钢普拉入门, 钢普拉入门 PDF, gsc


最近回头看到自己09年1月堆出的这东西感觉有必要砍掉重练,当初只是看网上难觅ACG周边的综合性介绍,同时自己也对这方面稍有兴趣,便仓促赶出了一个原始版。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随着对此圈了解的深入,发觉留有不少误区,再加上部分资料的定义已经过时,于是抽了点空重新搜集资料,弄了个修订版XD

关于修订版:原始版中有大段钢普拉、娃、扭蛋、公仔、食玩的介绍,此次修订版中已移除,因为咱小白能力有限,对这些不熟悉的领域无法深究。修订版将重点放在童鞋们关注度最高的“人形”类周边上,在原始版的基础上对这部分内容做了大量修改和扩充……

关于段落配布:最初安排原始版内容时因为小白光环加成,只简单地照着あみあみ的商品代码(FIG-MOE-XXXX、FIG-COL-XXXX、HOB-FIG-XXXX、TOY-RBT-XXXX等等)分了类,导致内容显得杂乱无章,此次修订版以日文维基上的分类为参考,尽可能避免混乱……

关于修订版标题:之所以使用“人形”而非“手办”、“フィギュア”、“PF”等词作为标题想必各位都能理解,现在国内大部分玩家都习惯了“手办”泛指所有人形的叫法,虽然那样或许更能吸引新人,但出于严谨考虑还是使用了更贴切的“人形”作为标题。

还是那句老话:本文引述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文字、图片出处繁多(论坛、贴吧、博客等),在此先感谢各自的原作者们。PS:咱不是ヲタク也注定当不了,这里只是给那些有志成为ヲタク的潜在发展对象一个ACG人形入门级的扫盲罢了,内容上肯定还有不完善甚至谬误的地方,各位前辈们笑笑即可,别较真啊~~

------------------------------我是圈九的分割线-------------------------------

人形的分类

手办(日语:ガレージキット;英语:Garage Kit)
手办经常会被误解为所有人形(日语:フィギュア;英语:Figure),“人形”指的是特定人物角色的模型,也可能指建筑物、交通工具、动植物甚至空想事物的模型。手办在中文地区主要指以动画、漫画、游戏角色为原型而制作的收藏性人物模型,其真正意义是体现原型师个性的未涂装的模型套件,即非大量生产的模型。当今手办款式已经涵盖了动画、漫画、游戏、电影、体育等与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精细度也因人而异,但最重要的特征是——全世界仅此一个。由于ACG爱好者越来越多,手办的质量与艺术价值也越来越高,手办的收藏群体也日益扩大。大部分手办都是工厂提供的半成品白模,从修补、打磨、假组、微调、拼装、上色,粘贴到完工,最后变成栩栩如生的人物或其它形象需要经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难度远大于一般的模型制作。但是制作过程带给爱好者自己动手的成就感是无需言表的,每个玩家的成品都有各自独一无二的上色和改装,可以充分凸显其主人的个性。但由于价格不便宜,手办产量很小,面向的消费群体也比较窄,一般发行过一次后不太可能再版。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PVC人形(日语:PVC涂装済み完成品,英语:PVC Figure)
相对于树脂而言,PV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作为原材料的价格便宜得多,很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PVC人形(实际全称Pre-Painted PVC Figure)是完成品类人形中的一类,虽然细节刻画方面不如树脂的那样完美,但是成品体积往往较大,摆放出来依旧显得很有气魄,在许多方面(尤其是涂装上)都表现出一种区别于手办的魅力。因为不需自己动手,而且产品价格比手办低很多,其在市场上的份额已经远远超越手办,PVC人形也是目前国内市场上被错当成“手办”的最多的一类,甚至连日本也称当今完成品人形的时代由PVC人形所引领。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PVC可动人形(日语:PVC塗装済み可動フィギュア,英语:PVC Action Figure)
与PVC固定造型的人形一样,PVC相对树脂较低廉的成本使得此类人形的价格最能令消费者接受,也是产量最大的一类。这类人形最大的特点是可动(一般是关节可动,表情、肢体以及一些小部件可更换),可玩性较强,而且又不像树脂材质那样娇贵容易损坏,所以是消费层面最广的系列。当然,塑料制品的种种弊端,诸如细节刻画粗糙,开模痕迹明显,涂装不严谨等等都暴露无遗。但只要是不和树脂制品比,此类人形本身的质量还是相当过硬的,这类人形中较为出名的有MaxFactory的Figma系列、海洋堂的リボルテック系列、GSC的ねんどろいど系列、バンダイ的Mia系列、BBI的兵人系列等。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其它材料人形(日语:その他の材料涂装済み完成品)
除了PVC外以别的材料为主的完成品人形,也有其它一些新型材料。主要指宝丽石(Polystone),宝丽石是树脂与石粉混合而成的材质,属于冷成型树脂的一种,也是早期完成品人形的主要材料。虽然耐冲击、耐热、硬度大,但是重量特别沉,不易切削,可塑性不好,非常容易断裂(因为过硬导致很脆),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再适合用于手办制作了。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扭蛋(日语:ガシャポン,英语:Capsule Toys)
扭蛋也叫“转蛋”,是指被可以打开成两半的透明或者半透明圆形塑料蛋壳包装起来(通常但不是全部都会)放入贩卖机里贩售的玩具,蛋壳里装有玩具本体和说明书。一枚扭蛋的价格在100円到680円之间,是爱好者最容易入手的一类周边。一般在玩具店或者便利店门口都有扭蛋自助售卖机,根据售卖机前的宣传卡可以知道里面售卖的是哪个款式的玩具。投入硬币后扭动开关,售卖机会从下方出口滚出一个扭蛋,蛋壳里面装著图示的产品中的随机一款。扭蛋通常是以好几个造型为一个系列的方式推出,如果想要抽齐完整一套的话,需要花费大量财力。目前市面上有些玩具店已经有成套扭蛋出售,比自己抽方便得多,中间批发商为了减少运输费用,往往将扭蛋的蛋壳去掉,所以店售的扭蛋大都不带蛋壳,但肯定有蛋纸,另外这种扭蛋上市时间往往会比正式上市进入扭蛋机的要提前一些。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食玩(日语:しょくがん,英语:Candy Toys)
食玩是食品玩具的简称,其实就是在糖果、饼干等零食的包装盒里放入了可供收集的玩具。典型的食玩通常是纸盒包装,里面装有食物、玩具和说明书。因为纸盒包装的可用空间较大,所以食玩附带的玩具一般比扭蛋大一些,做工、涂装也比扭蛋明显精细一些,相对的,食玩的价格也通常比扭蛋高一些。发展到后来,食玩附赠的玩具反而比食物本身更受欢迎,于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盒蛋,即以玩具为主了,通常也会以系列的方式推出,外盒并不会明确表示内容是什么,具有与扭蛋相似的随机抽取性,故称为盒蛋。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景品(日语:けいひん,英语:Display Model)
景品的出现时间其实早于扭蛋,早期是娱乐专用的奖品,如电玩中心(Sega、Banpresto等)抓娃娃机的奖品、集点数换的赠品、夜市祭典的赠品,有时还被称为逸品。因为这类娱乐中心在海外的运营权不直属日本相关公司所管辖,因此景品不会在海外发售,只有到日本才有机会得到。景品有很多种类包括各种周边,其中也有人形作品,但毕竟是奖品的性质,所以质量一般较差,不过近年来各厂商景品的素质都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人形爱好者的关注。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我是圈九的分割线-------------------------------

手办名称由来

英语中的手办对应词为“Garage Kit”,字面意思是“套装模件”,也有翻译为“车库模件”的,因为西方人习惯将自家车库作为工作间,GK模型大多在这种地方诞生,来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后期“Garage Rock(车库摇滚)”的文化信仰。同样,“Backyard Bulider”也是来源自车库摇滚,他们将自家后院为主要创作地,以让小范围圈子里相同嗜好的人分享自己的创作为乐趣。随着现代制造业生产技术的进步,GK一词中少量生产的意思已经逐渐淡化。

日语中的手办对应词为“フィギュア”,是英文“Figure”的和式音译,但手办的原意只是フィギュア(人形)中的一种(见上文“人形的分类”),此翻译一直备受争议。根据日文维基,“フィギュア”最初仅指在铁道模型或者军事模型中附属的人物模型,这是模型板件上对其的英文描述字样。但后来フィギュア称呼的潮流扩展到所有特定角色的模型,如建筑物、交通工具、动植物甚至空想事物。时至今日フィギュア已经变成正式用法,而“人形”则更多的会用来指旧式的传统人偶。港台地区一般直接使用英文“Figure”,中文翻译也常用“人形”,截至目前国内尚无法对其中文翻译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

汉语中的手办最初有若干不同的书面版本:“首板”、“首版”、“手板”(工厂开发新工模前,会先请师傅“起办”,师傅造出来的“原型”称为“首办”;而“首版”意指产品设计出来后打样出的第一个版本;在制造业技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样品都是手工制作出来的,所以也被称为“手板”,意在强调手工加工制作的过程,这也是手办的核心意义,直到现在手办的意义还是偏重于手工加工制作)在广东话中,首板与手办发音是一样的,在普通话中:手板的最后读音是第三声,不大上口,所以流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变成了第四声,于是“手办”这样的叫法便固定下来了。目前ACG相关周边中,“手办”的叫法更是被滥用,什么东西都能被称为“手办”……

------------------------------我是圈九的分割线-------------------------------

手办的特征

1、手办不是量产的,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手办特指的是非量产的模型套件,一套模具一般只能生产出数十个左右的产品(白模),如果需要再生产则要重新开模。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人物模型无论精细度、比例、可动与否,都只是工厂大规模生产的PF,即使是以知名原型师的GK为原型PVC化的,尽管产品的造型可能和原型师的原始作品没有多大差别,但已经不能叫作“手办”了。

2、手办的原料,大多使用高档的无发泡聚亚胺酯树脂(俗称PU树脂),根据编号Cast树脂会有不同颜色,如8012米[x]、8014白色、8017象牙白,还有透明色等。生产出的白模有非常好的手感,产品很少有气泡。白模颜色不会发黄发暗,也不会过亮,非常光滑(不同于PVC的那种塑料光滑),摸起来有象玉或者象牙一样的手感,拿在手中很有质感,不像塑料那样轻飘飘的,打磨的时候也不会发出难闻的气味……

3、手办是非完成品,绝大部分手办都是由原型师的作品倒模提供的半成品白模,购买者需要像制作模型一样自己动手加工,但难度远大于一般模型制作。一般对完成品的叫法是和材质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树脂制涂装完成品、PVC涂装完成品等。因为产量很少而且在开模上有着很高的难度,因此手办的数量非常稀少、价格一般都很昂贵,因此手办向来是发烧级玩家向的东西,普及度很低。

4、手办的表现力非常强,由于树脂的特性很适合表现非常细致的物体细节和人物曲线,角色细微的面部表情、衣服的皱折、丝袜的光泽等等无不栩栩如生。而且由于手工加工过程的不确定因素,每一件手办都是带有各自的独特印记的。而大规模生产换来的则是细节的损失和价格的平民化,这也印证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不过随着PF生产工艺的日趋成熟,此条也难以一概而论……

5、手办的价格很高,虽然手办白模本身可能不是很贵,但想要自己制作手办还需要动用喷笔、气泵这类昂贵的涂装工具。纯手工加工需要耗费很多人力,所以手办绝大多数是非完成品,就算有完成品出售,在价钱上也比白模贵得多!此外,手办的材料——树脂物理特性脆弱易碎,包装一般是用泡沫塑胶等吸震材料层层包裹,不会像其它人形类商品只用塑料盒或纸盒包装。

PS:在很多介绍资料中经常看到因为手办不量产所以入手很难之类的说法,其实不然。在当今盛行的PVC完成品人形开始盛行之前,人形厂商生产的主要都是手办这种未完成品模件。但PVC完成品开始盛行以后,传统的手办开始慢慢没落,以至于像寿屋之类主攻手办生产的老厂都将重心转移至PVC完成品的生产上了。目前依旧生产手办的厂商已经比过去少多了,以至于主要的手办创作与销售变成了同人GK团体在个人博客或者手办专门向展会上的活动。不过由于手办的物性不便运输和销售渠道的问题,国内商家销售手办类货品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对于国内玩家来说,日本原版的手办还是不太容易入手的。


[ 此贴被kouga001在2011-03-18 07:35重新编辑 ]
此帖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SOS币:30(凉宫美)

31

主题

148

存在感

64

活跃日
 5 

SOS团二星级★★

1楼
发表于 2009/01/30 | 编辑
强大的知识贴。。。
都想提楼主申精。。。。
支持,强烈的支持
太有帮助了。对吾等小白。。。

关于我们|无图版|SOSG WIKI

Copyright © 2006-2024 SosG.Net
Total 0.012541(s) query 7, Gzip enabled,  沪ICP备07006640号-3